在超纯水制备过程中,西门子 EDI 模块的进水电导率直接关系到模块的运行效率与产水质量。明确进水电导率标准,落实对应的管控措施,是确保模块长期稳定工作、产出合格超纯水的重要环节。下面讲讲西门子EDI模块的进水电导率要达到多少?一、进水电导率的核心要求西门子 EDI 模块的进水电导率要求因型号不同而存在差异,
在超纯水制备过程中,西门子 EDI 模块的进水电导率直接关系到模块的运行效率与产水质量。明确进水电导率标准,落实对应的管控措施,是确保模块长期稳定工作、产出合格超纯水的重要环节。下面讲讲西门子EDI模块的进水电导率要达到多少?
一、进水电导率的核心要求
西门子 EDI 模块的进水电导率要求因型号不同而存在差异,需结合具体型号确定。主流型号如 IP-LXM30Z、IP-LXM45Z,进水电导率需<40μS/cm;精密型号如 IP-LXM24X,进水电导率需<10μS/cm。所有型号均明确要求进水为反渗透产水,其中二级反渗透产水更能满足电导率控制需求,是适配的优选水源。
二、不同型号电导率要求有差异的原因
西门子 EDI 模块依据应用场景和技术设计分为不同类别,进而导致电导率要求不同。通用工业级的 Z 系列型号,采用浓水树脂分层技术,主要适配电力、食品饮料等行业的用水需求,这类场景对水质纯度要求相对适中,因此设定<40μS/cm 的电导率标准。面向半导体、制药等对水质纯度要求极高的领域,需严格控制离子含量,故电导率要求更为严苛,需<10μS/cm;高温消毒级的 HI 系列,虽电导率要求与通用工业级一致,为<40μS/cm,但针对医疗消毒场景中 85℃高温运行的需求,额外强化了对氧化剂的控制,确保模块在特殊工况下稳定运行。
三、确保进水电导率达标的方案
要稳定控制进水电导率符合要求,需从预处理、实时监测、运维管理三方面构建完整体系。预处理阶段,采用 “多介质过滤 + 活性炭吸附 + 二级反渗透” 的工艺组合,针对高硅水源,可额外增设硅阻垢剂投加装置,从源头控制水中杂质含量,为电导率达标奠定基础;监测环节,在 EDI 模块进水端安装在线电导率仪,同时配备硅、硬度检测仪,设定电导率超标报警阈值,当超标情况持续 3 分钟时,触发系统自动停机,避免不合格水进入模块;运维管理中,结合 IONPURE IP-Pro 设计软件,根据电导率变化趋势预判模块清洗周期,当电导率较初始稳定值下降 15% 时,采用 0.5% 盐酸溶液对模块进行循环清洗,恢复模块性能。
但这方面的操作不熟悉还是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操作,避免损坏EDI模块的运行性能。
所以,西门子 EDI 模块进水电导率要求在<10μS/cm 至<40μS/cm 之间,具体需根据模块型号确定。实际应用中,不仅要精准把控电导率,还需协同管控其他水质指标,通过完善的预处理、监测和运维体系,保障模块稳定运行,持续产出符合各行业需求的超纯水,充分发挥模块在超纯水制备中的核心作用。
本文由蓝膜水处理(https://www.ilanmo.cn/)原创首发,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或注明文章出处!